首页 > 考古动态

回望 | 天津考古2020年精彩掠影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天津考古工作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在市文物局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多项工作的丰硕成果,并为“十四五”时期天津考古发展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一、关怀中戮力前行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考古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为新时代考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12月17日,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一行专程来到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调研考古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天津考古人倍受鼓舞,以责任在肩、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调研考古工作

       2020年,天津考古支撑重点工程建设,助力城市发展,共完成基建考古项目87项,包括:南水北调中线静海引洪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5项;地铁建设等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项;其他民生保障和基础配套工程的前期考古调查勘探工作70余项。全年共计完成考古勘探面积29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在依法落实基建考古工作任务的同时,为涉及国家和我市的重要建设工程、民生工程等的前期文物保护工作提供高效、高质量支撑和保障。

2020年天津考古代表性发掘项目:

       1.天津卫故城遗址二次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120平方米,出土元、明、清等各时期文物标本近千件。在第一阶段发掘基础上,进一步廓清明代城墙墙体、地基及城壕等构筑形式,为该遗址的后续发掘、原址保护和展示等奠定了基础。

       2.武清区八里庄汉代遗址

       清理古窑址8处,墓葬1座,考古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出土一批建筑构件、陶罐、陶壶、琉璃耳珰、铁器等文物。

       3.宝坻新开口镇卷子村金代火葬墓

        墓葬为带墓道砖砌单室圆形墓,没有被盗,随葬有鸡腿瓶、瓷盏、瓷盏托、石块、灯碗、铜钱等文物。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方面判定墓葬年代为金代前期,该墓的抢救性发掘为研究天津及周边地区金代墓葬提供了新的材料。

       4.西青元宝岛清代墓葬群

       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清理清代墓葬119座,出土各类质地文物近400件,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明清时期天津海河以南地区丧葬习俗、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同时,对墓葬出土人骨标本全部进行科学采集,为已经建成的天津明清人骨标本库提供了难得的天津南部样本。

     考古人员在卷子村金墓抢救性发掘现场开展工作

二、挑战中扛起使命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天津考古工作一度面临防控局势严峻、施工人员难以组织调配等困难。3月,为确保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如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属地、项目单位通力合作,克服诸种困难,委派精干专业人员奔赴一线,组织安排勘探人员点到点运送、安置,工地现场布置以及疫情防控等工作,实现了两处超大型考古项目开工、战“疫”两不误,有力保障了天津市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首个重点建设项目如期、高效开展。

     市文物局局长徐恒秋带队检查考古现场疫情防控工作

       此次工作总勘探面积达到100万平米,发现宋、金、元至明清时期墓葬839座。这是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次性集中勘探面积最大、发现古代墓葬数量最多的一项考古勘探工程。此次勘探发现的古代墓葬数量、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近70年来天津考古历程中绝无仅有,从而成为天津考古的重大发现。

      考古学专家陈雍先生对考古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1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部署,按照市文物局安排,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组建专业调查工作队,全面启动以蓟州区为重点区域的天津市石窟寺(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时间紧、标准高,对于完成时效有着明确要求。时近隆冬,考古工作者受命即行,组成小队深入山区,穿越林莽无畏严寒,积极开展田野工作,现已完成千像寺造像等131处地点的文物复查,新发现石刻造像1处,从而全面摸清我市摩崖造像家底,为后续科学制定保护策略和中长期规划、提升我市摩崖造像整体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夯实了基础。

      考古人员对蓟州摩崖造像进行数据采集

三、磨砺中提升能力

       2020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实施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项目2项、国家专项文物调查项目1项、天津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调查项目1项,单位自主开展文物保护修复项目1项。上述文物保护项目涉及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涵盖重要大型遗址现场保护、重要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重要遗产资源专题调查等多个方面,实现考古与文物保护并重,业务提升与助力经济发展双促进。

        考古人员对出土文物进行质地分析

       在相关工作中,天津考古人员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文物整理修复、信息采集等方面积极与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校专业团队开展协作,实现研究互补,业务相长,在共同的工作交流中不断提升水平。

      厦门大学专业人员对出土文物进行电子绘图

       在实践过程中,考古人员注意积累经验,坚持发现+保护+研究的系统路径,致力提升科研水平。年内完成《天津考古报告(2013-2020)》共约17篇考古调查、发掘资料整理报告(简报)初稿编写;完成《2015年天津市蓟州区旧石器考古重点调查与综合研究》初稿;完成《天津考古报告资料汇编(1997-2020)》书稿梳理汇总。启动《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元宝岛清代墓地考古发掘报告》等资料整理与编写。同时,考古人员立足本岗,深入开展研究,并取得相应丰硕成果,撰写出版专著一部,并于《北方文物》等高等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考古人员出版专著

       同时,经过多年锤炼,天津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能力不断提高,得到国家文物局高度肯定。2021年,国家文物局将启动《黄渤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选任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项目协作方,承担主体工作。

四、探索中守正创新

       面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天津考古人利用专业所长,努力开拓新路径,创制新方法。多年以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合作,在明清人骨体质特征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2020年11月,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建成“古代人骨标本库”,对自十余年来天津蓟州、武清、宝坻、东丽、西青等地出土的逾800例明清人骨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对文物标本进行录入和数据库检索。其现已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收存文物最多,管理最为规范的古代人骨标本库。

             古代人骨标本库库房内景

       深入推进考古工作社会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致力挖掘考古文化、天津文化的深厚积淀,并以多种形式加以宣传,从而达到帮助民众进一步了解家乡,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年内,结合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新浪等新媒体合作,策划编辑推出《踏访历史的印迹》、《修复历史的碎片》2部总时长约60分钟考古公开课宣传片,拍摄涉及7处天津重要考古遗址、蓟州考古科研基地、文物修复实验室等地,成片制作精良,网上播放点击量达60万次。

       此外,以西青元宝岛明清墓葬发掘为契机,全面推进天津考古宣传工作,与传统媒体、自媒体开展合作,向民众介绍考古成果,讲好天津故事、运河故事。其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及本市多家重要媒体等予以全方位深度报道介绍,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2021年,天津考古人将在天津市文物局的组织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为提升地域文化自觉,增强地域文化自信做出更大贡献。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26号

津ICP备2020009454号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访问人数: